1. 首页 > 报考专题 >

卷一高考语文19 19全国1卷语文

您好,今天小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卷一高考语文19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卷一高考语文19 19全国1卷语文卷一高考语文19 19全国1卷语文


1、此外,高考一卷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同时对学生的技能和创新能力也有一定考查。

2、综合而言,高考一卷试题与高考二卷试题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启发性和多元性。

3、11.Cc选项的“遇”应为“对待”本句很好翻译,后半句“遇……尽礼”合在一起为“以礼善待”之意。

4、12.C“咸私哂其矫饰焉”中的“焉”很明显是语气词,“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焉”则是代词“之”;a项两个“为”皆是表被动的介词;b项的“以”则都是表目的的连词“来”;d项的“因”都是连词“于是”的意思。

5、13.Ba项中第二句只是裴矩强调该罪犯的罪行,c项中句是裴矩为人乖张之道,d项是太宗对裴矩敢于讽谏行为的称赞。

6、都不符合题意。

7、14.Cc项裴矩主张立即回京总观大局,而非主张立即平定。

8、其他选项都可在原文中找到。

9、15.B司马光说,“裴矩佞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10、君愿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就是强调裴矩之变非裴之变而是君王之功。

11、司马光在本段中主要强调一方面(表动)而非双方面(即表动则影随)。

12、应当注意,《资治通鉴》本身就是给君王作辅证,司马光当然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

13、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

14、16.翻译:(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15、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16、此题拓展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要翻译为“当廷”、“当面”。

17、(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

18、译文: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佞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佞伪就会变为忠诚。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b19126499425@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