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中考资讯 >

必修一语文课本电子版_选择性必修一语文课本电子版

高一语文课本知识点

31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各门学科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熟记这些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然后熟练的运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高一语文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修一语文课本电子版_选择性必修一语文课本电子版必修一语文课本电子版_选择性必修一语文课本电子版


必修一语文课本电子版_选择性必修一语文课本电子版


高一语文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1、《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十倍)。

2、《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 散文 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

3、《史记》是我国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高一 语文知识 点

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2.约为婚姻

【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今义】河南省,河北省

5.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离间之言

6.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今义】现在的人

语文学习 方法 技巧

生活离不开语文,高雅的★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心灵生活更是出自美好语文的熏染。

然而,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其实,语文是容易的:母语习得,自然天成;语文又是艰难的:微言大义,弦外有音。语文是有趣的`:唐诗宋词,英雄美人:语文又是枯燥的:古文百篇, 成语 如山。

语文是快乐的:风花雪月,刀枪剑戟:语文又是痛苦的:咬文嚼字,浩如烟海。

苦海无边,何处是岸?勤奋是舟,规律做桨;老师导航,顺利抵港!

首兴趣:知而好,好而乐。

首先,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古人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的印象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再说“好之”:日日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分数而离开语文;能如此,方可欣赏语文的漫天红霞。后说“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能如此,方可进入语文的神仙洞天!

次自主:观千剑,千曲。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千曲而后晓声”,强调的就有自主学习的重要。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 作文 ”的境界。

企图靠老师讲得好、深、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必多写:思欲丽,笔磨秃。

同学们学语文所为何事?我以为可以用十二字概括:丰富心灵、明白事理、完美生活。这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感性和理智,我简化为“思欲丽”:情感思想要富赡犀利!现实中,我们许多同学只会作题,从来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现出两个缺陷:一是“浅”:情感幼稚化,思维平面化,既无深情,也无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导致了关注的主题窄,既少阅历,又缺大气。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写”可以酝酿和升华情感,“写”可以廓清和锻造思想。“思欲丽”,必多写!

坚持写 日记 ,这是许多伟大成功者的良好习惯;至少要坚持每周练习写作两次:生活札记一篇,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鲜活素材; 读书笔记 一篇,养成阅读习惯,整理读书收获。三年里,能写到三至五万字,是基本的量的要求。如此,方可谓:“笔磨秃”。

高一语文课本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本知识点笔记

★ 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本知识点概括

★ 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及重点

★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 高一语文9.声声慢(寻寻觅觅,4)李清照必背知识点必修一

★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笔记

★ 高中高一语文知识点整理

★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语文课本单元的课文

6、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七、教学反思。

你这是哪一版的教材?

1、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澡盆。

人教版必修一单元:1.沁园春 长沙 2.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3.大堰河——我的保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原文内容

4、国兴旺家兴旺兴旺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达州市中学 谢雄国

资料来源:“【四川】高中语文教师团队超级群”共享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课为人教版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作为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受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设计思想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用教材内容、故乡文化底蕴、学校程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分类、辨对联、、赏对联、作对联。

教学难点: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用四川才子杨慎的故事导入

杨升庵巧对县令

杨慎,字升庵。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在他的家乡流传着“娃娃堰”的故事。

有一回,他在家乡的一个堰塘里洗澡。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杨升庵拒不上岸。县令没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裳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副对联----‘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

县令话音刚落, 杨升庵便在堰塘里信口对出:“万里长江作澡盆。”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并请他到县衙做客。

从此,杨升庵便得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人们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你喜欢这副对联吗?为什么?

(二)用古诗文中的对联学生归纳对联形式上的特点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三)检查课前预习

1.让学生集体讨论对联形式上的特点,然后检查学生课前对第七十七页对联常识的预习,让每组推举代表展示预习成果。

2.结合上面的例句,点评各组的展示情况,归纳对联的特点,重点抓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对”。

(四)结合例句依照内容给对联分类,学生讨论后作答,教师明确:正对、反对、流水对。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五)补充对联的三:合掌、同字、对开,举例说明。

(六)辨对联随堂反馈

请用箭头依照由上联到下联的顺序连接下列对联。

春山一路鸟空啼 冬雪欲白千里草

锦江春色来天地 芳草春来依旧绿

老梅到时自然红 玉垒浮云变古今

春晖又红万朵花 日暖神州万木荣

(七)让学生讨论后派出代表展示各组收集的佳联,并从形式和内容上鉴赏这些对联。教师先举例:

2.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3.寄情巴山,常忆北岩晨钟、戛云夕晖、白塔倒影;

遗爱州河,难忘南坝诗韵、通川书声、凤麓豪情。

朗朗书声,龙飞凤舞新天地;

淙淙水韵,桃红李白旧学堂。

5.雨去琴书润,

风来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翰墨香。

(八)学生作随堂练习,讨论后展示。

1、门前碧水环绕

3、汉刘邦虚心纳佳计

(九)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语序有的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下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十)小结今天的欣赏和对对活动,要大家明确:

(1)对联种类多样,艺术手法丰富;

(2)对联需创设情境和主题,不单纯是文字游戏;

(3)对联是独特的艺术瑰宝。

(十一)(课件放映)探究作业:

(1)上网阅读,探究更多的对联知识和奇联妙对。

(2)搜集整理达州可见的对联,从对联的种类、内容、作法、鉴赏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3)以学习、生活、、时政中的任意一个为话题,尝试写一幅对联。

该教学设计在研究了课程特点、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学生情况之后,以“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为目标,围绕目标设计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先有课外的学习准备并以此导入课堂,按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由学对的基本起步开始,参与一些对对活动,欣赏奇联妙对,了解对联艺术手法,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创设教学的亮点和活动的,以本校景致和程入对,让学生积极参与创设对联,欣赏与对联密切相关的书法艺术,安排了课外探究作业。

整个设计充分考虑:(1)将课本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不局限于课本,而是主动创设,大胆创新,丰富教学内容。(2)探求新课程“梳理探究”单元教学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模式,让学生喜欢新课程。(3)将三维目标融入教学全过程,体现过程的评价、发展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互动,在学的过程中体验文化艺术瑰宝对联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愉快的、激发兴趣的、文化回归的、有利学生自主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课本的、本校的、地方的、执教者的、学生的、同事的。(5)力求使学生转变对联是文字游戏,学对联是为了的观点,和老师一起体会对联的艺术手法与情境、主题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这相关,才使对联具有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这样在情感态度上转变学生,让学生喜欢对联,喜欢文化和各种文学表现形式。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景观很好地体现了设计的目的,学生积极参与,兴趣高涨,经历了一次身心愉悦的文化洗礼。尤为难得的是学生所对的对联,体现了一定的创造力,给予学生很大的创造空间,对教师也深有启发,体现了教学相长。同时也发现,对于这样的课程,教师的个人功底很重要,教学各个环节的串接、教师的启发、对学生的点评、教学时间的收放,课堂即时情况的调整都有赖于教师的功底,使课堂不局限于原有的设计,而又不偏离基本的设计框架,也因此促使教师增强终身学习的观念。

高中语文必修书一共几册?

★ 高一语文人教必背知识点

文数必修5册 历史5册 地理5册 5册 英语5册 这是文科生应该学的。没分选修必修。

语文5册 历史3册 4册 数学5、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5册(是必修,到分科之后会有春回大地千峰秀 芳树无人花自落选修,文理不一样)英语8册。呵呵!够学3年的了!

每个都是六册,你算算吧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所有必背课文

【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必修1 沁园春长沙

【今义】副词,很、非常

劝学

师说

必修2 阿房宫赋

六国论

念【今义】仔细说来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

荷塘月色(第2.3自然段)

必修3 五人墓碑记(段不用)

离骚

必修4 寡人之于国也一段

第三单元全部

沁园春。长沙

劝学

师说

要背的是参考教学大纲

具体的参考你们省的大纲

沁园春

劝学

师说

求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课本上的必备文言文古诗词,现代文诗歌目录

24,永乐遇。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沁园春

长沙

----

2。采桑子

重阳-----

3。错误-----郑愁予

4。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

5。周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劝学----荀子

第二册

1。过秦论---贾谊

2。兰亭集序---王羲之

3。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4。师说----韩愈

5,。阿房宫赋----杜牧

第三册

1,卫风。氓---诗经

2,秦风。无衣---诗经

3,此风。静女----诗经

5,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

6,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7,短歌行---曹

8,归园田居---陶渊明

10,长歌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2,琵琶行---白居易

13,山居秋暝---王维

14,登高---杜甫

15,蜀相4、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杜甫

16,石头城---刘禹锡

17,锦瑟---李商隐

18,书愤---陆游

19,虞美人--李煜

20,雨霖铃--柳永

2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2,鹊桥仙---秦观

23,声声慢---李清照

25,扬州慢---姜0

26,渔翁---柳宗元

27,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神

28,李凭箜篌引---李贺

29,过华清宫---杜牧

30菩萨蛮---温庭筠

31浪淘沙---李煜

32江城子---苏轼

33苏幕遮---周邦彦

34一剪梅---李清照

35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36六国论---苏洵

37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第四册

1长亭送别---王实甫

2陈情表---李密

3赤壁赋---苏轼

4逍遥游---庄子

5滕王阁序---王勃

第五册

咏柳---贺知章

蜀道难---李白

将进酒---李白

兵车行---杜甫

峨眉山月歌---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客至---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

登岳阳楼---杜甫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第六册

报任安书---司马迁

屈原列传---司马迁

沁园春(长沙),雨巷 戴望舒,再别康桥 徐志摩,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高一语文必修一到必修四的所有文言文篇目

我是今年高中毕业的,不知道这几年人教版改版没有。我们当时的课本就是这样的。

必背古诗文目录

(括号内的数字为必修课本的册数)

一、古诗词部分:

4.

蜀道2、静聆雨润绿草难(3)李白

秋兴八首(其一,3)杜甫

6.

咏怀古迹

(其三,3)

杜甫

7.

登高(3)杜甫

8赤壁赋.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4)李清照

1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辛弃疾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辛弃疾

二、文言文部分:

5.寡人之于国也(全文,3)《孟子》

6.劝学(全文,3)《荀子》

7.过秦论(后三段,3)贾谊

8.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部分,4)司马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原文内容

4,离骚---屈原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按苏教版的目录来看的

达州市中学 谢雄国

资料来源:“【四川】高中语文教师团队超级群”共享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课为人教版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作为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受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设计思想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用教材内容、故乡文化底蕴、学校程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

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分类、辨对联、、赏对联、作对联。

教学难点: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用四川才子杨慎的故事导入

杨升庵巧对县令

杨慎,字升庵。明代文学家,四川新都人。【古义】现在别人,指刘邦他五六岁时,就很勤奋聪颖,在他的家乡流传着“娃娃堰”的故事。

有一回,他在家乡的一个堰塘里洗澡。县令恰巧路过堰边,见杨升庵并不回避,顿时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顿板子,可杨升庵拒不上岸。县令没办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裳裤子挂在路边的古树上,说:“我出副对联----‘千年古树为衣架’,你若是对得好,便还你衣裤。”

县令话音刚落, 杨升庵便在堰塘里信口对出:“万里长江作澡盆。”县令一听,便让人从树上取下衣裤,并请他到县衙做客。

从此,杨升庵便得了“小神童”的称号,当地的人们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为“娃娃堰”。

你喜欢这副对联吗?为什么?

(二)用古诗文中的对联学生归纳对联形式上的特点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三)检查课前预习

1.让学生集体讨论对联形式上的特点,然后检查学生课前对第七十七页对联常识的预习,让每组推举代表展示预习成果。

2.结合上面的例句,点评各组的展示情况,归纳对联的特点,重点抓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对”。

(四)结合例句依照内容给对联分类,学生讨论后作答,教师明确:正对、反对、流水对。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五)补充对联的三:合掌、同字、对开,举例说明。

(六)辨对联随堂反馈

请用箭头依照由上联到下联的顺序连接下列对联。

春山一路鸟空啼 冬雪欲白千里草

锦江春色来天地 芳草春来依旧绿

老梅到时自然红 玉垒浮云变古今

春晖又红万朵花 日暖神州万木荣

(七)让学生讨论后派出代表展示各组收集的佳联,并从形式和内容上鉴赏这些对联。教师先举例:

2.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3.寄情巴山,常忆北岩晨钟、戛云夕晖、白塔倒影;

遗爱州河,难忘南坝诗韵、通川书声、凤麓豪情。

朗朗书声,龙飞凤舞新天地;

淙淙水韵,桃红李白旧学堂。

雨去琴书润,

风来翰墨香。

(八)学生作随堂练习,讨论后展示。

1、门前碧水环绕

3、汉刘邦虚心纳佳计

(九)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语序有的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下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十)小结今天的欣赏和对对活动,要大家明确:

(1)对联种类多样,艺术手法丰富;

(2)对联需创设情境和主题,不单纯是文字游戏;

(3)对联是独特的艺术瑰宝。

(十一)(课件放映)探究作业:

(1)上网阅读,探究更多的对联知识和奇联妙对。

(2)搜集整理达州可见的对联,从对联的种类、内容、作法、鉴赏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3)以学习、生活、、时政中的任意一个为话题,尝试写一幅对联。

该教学设计在研究了课程特点、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学生情况之后,以“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为目标,围绕目标设计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先有课外的学习准备并以此导入课堂,按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由学对的基本起步开始,参与一些对对活动,欣赏奇联妙对,了解对联艺术手法,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创设教学的亮点和活动的,以本校景致和程入对,让学生积极参与创设对联,欣赏与对联密切相关的书法艺术,安排了课外探究作业。

整个设计充分考虑:(1)将课本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不局限于课本,而是主动创设,大胆创新,丰富教学内容。(2)探求新课程“梳理探究”单元教学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模式,让学生喜欢新课程。(3)将三维目标融入教学全过程,体现过程的评价、发展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互动,在学的过程中体验文化艺术瑰宝对联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愉快的、激发兴趣的、文化回归的、有利学生自主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课本的、本校的、地方的、执教者的、学生的、同事的。(5)力求使学生转变对联是文字游戏,学对联是为了的观点,和老师一起体会对联的艺术手法与情境、主题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这相关,才使对联具有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这样在情感态度上转变学生,让学生喜欢对联,喜欢文化和各种文学表现形式。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景观很好地体现了设计的目的,学生积极参与,兴趣高涨,经历了一次身心愉悦的文化洗礼。尤为难得的是学生所对的对联,体现了一定的创造力,给予学生很大的创造空间,对教师也深有启发,体现了教学相长。同时也发现,对于这样的课程,教师的个人功底很重要,教学各个环节的串接、教师的启发、对学生的点评、教学时间的收放,课堂即时情况的调整都有赖于教师的功底,使课堂不局限于原有的设计,而又不偏离基本的设计框架,也因此促使教师增强终身学习的观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b19126499425@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