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高考技巧 >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鸽巢问题_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ppt课件

鸽巢问题顺口溜

鸽巢问题的顺口溜是“物体数除以抽屉数等于商加余数,至少数等于商加1;只要摸出的球数比它们的颜色种数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鸽巢问题_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ppt课件六年级下册人教版鸽巢问题_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ppt课件


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它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里的内容,通过对鸽巢问题的学习,可以培养学习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鸽巢问题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类有趣的数学问题,不管是通过实验作还是绘制连环画,我们不难发现,要想尽快找出“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了几个物体”,我们首先需要把物体尽量的平均放在不同的抽屉里,然后剩下的物体数再一次平均分,放在不同的抽屉里。解决此类问题有诀窍,关键找出物体数和抽屉数。

鸽巢问题举例

例如“将3个苹果放到2个抽屉中去,那么不管怎么放,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的苹果不少于2个。”抽屉原理(鸽巢问题)的基本构造分为3部分:物体的个数,抽屉数(鸽巢),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几个物体。

解决此类抽屉原理(鸽巢问题)时要考虑坏情况,从坏的情况去分析。的情况是把3个苹果全放到同一个抽屉里,这样就很轻松达成目标。我们要考虑坏情况(平均放是坏情况),把3个苹果平均放到两个抽屉里,平均每个抽屉里放了1个苹果,还多出1个苹果,这1个苹果无论放进哪个抽屉里,那这个抽屉里就有2个苹果。

什么是鸽巢问题

“鸽巢问题”也就是“抽屉问题”

它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里的内容。“鸽巢问题”是一种不同于以往数学学习内容的一种形式,通过对“鸽巢问题”的学习,可以培养学习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种数学问题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的数学组合原理。抽屉原理是说:把10个苹果放进9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了2个苹果。鸽巢原理是说:6只鸽子飞进5个鸽巢里,总有一个鸽巢至少飞进2只鸽子。

其实,不论是抽屉原理还是鸽巢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有共同的规律,所以它们的解答方法也是相同的。

鸽巢问题评课优缺点

鸽巢问题评课优缺点如下:

《鸽巢问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与前后知识点没有联系,比较孤立。数学广角主要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升思维水平。

虽然小学阶段的鸽巢原理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建立鸽巢原理的一般化模型比较困难。艾老师教的《鸽巢问题》一课,给我整体的感觉是教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有效。她能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放手学生又有效调控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艾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亮点: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课前艾老师通过玩扑克牌游戏导入,非常贴切新课,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艾老师肯定地说“这5张扑克牌中至少有2张是同花色的,你们信吗?”,艾老师为什么能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道理是什么?这其中是不是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习鸽巢原理作了很好的铺垫。

2.用具体的作,将抽象变为直观。

本节课艾老师组织的教学结构紧凑,实施过程层层推进,扎实有效,教师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作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探究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让学生借助“画图”或“数的分解”的方法,把各种情况都表示出来,运用直观的方式,发现并描述:理解简单的“鸽巢原理”,举例后学生感知理解“铅笔比笔筒多1时,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再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即“平均分”的方法,在这节课中,由于艾老师提拱的数据较小,为学生自主探索和理解“鸽巢原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初步的数学证明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注意渗透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并在游戏中深化知识。

学了“鸽巢原理”有什么用?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教学中教师注重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前老师设计了一组简单、真实的生活情境:“在一副去掉了两张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五张,老师猜:至少有两张是同一种花色的牌。”

课的结尾又通过所学的“鸽巢原理”来解释为什么老师敢肯定地说“这5张扑克牌中至少有2张是同花色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鸽巢原理的应用。学完鸽巢原理后,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有效的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理念。

4.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课堂教学更直观形象。

本节课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知识形成的过程更形象直观的展现给学生,把抽象的枯燥的数学原理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呈现在学生眼前。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用视觉获取知识的优势。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提供了思考、主动探索的空间,还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学生在思考、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概念、数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鸽巢原理

原理:

鸽巢原理又名抽屉原理或狄利克雷原理,它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Divichlet,1805—1855)首先发现。鸽巢原理在组合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常被用来证明一些关于存在性的数学问题,并且在数论和密码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使用鸽巢原理解题的关键是巧妙构造鸽巢或抽屉,即如何找出合乎问题条件的分类原则。

形式:

鸽巢原理的简单形式:如果n+1个物体被放进n个盒子,那么至少有一个盒子包含两个或者更多的物体。

证明:如果这n个盒子中的每一个都至多含有一个物体,那么物体的总数多是n。既然我们有n+1个物体,于是某个盒子就必然包含至少两个物体。

鸽巢原理的加强形式:令Q1,Q2,……,Qn为正整数,如果将Q1+Q2+…+Qn-n+1个物体放入n个盒子内,那么,或者个盒子至少含有Q1个物体,或者第二个盒子至少含有Q2个物体,……,或者第n个盒子至少含有Qn个物体。

证明:设将Q1+Q2+…+Qn-n+1个物体分放到n个盒子中,如果对于每个i=1,2,…,n,第i个盒子含有少于Qi个物体,那么所有盒子中的物体总数不超过(Q1-1)+(Q2-1)+…+(Qn-1)=Q1+Q2+…+Qn-n,该数比所分发的物体总数少1,所以我们断定,对于某一个i=1,2,…,n,第i个盒子至少包含Qi个物体。

由上面的原理可得如下推论:推论1:m双鞋放入n个鞋盒中,则至少有一个盒子中有不少

于双鞋。

推论2:n(m-1)+1只鸽子放入n个鸽笼,则至少有一个鸽笼中有m只鸽子。

推论3:设m1,m2,…,mn均为正整数,且满足>r-1,则m1,m2,…,mn申至少有一个。

六年级数学《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鸽巢问题》是六年级下册内容,早指出这个数学原理的,是十九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六年级数学《鸽巢问题》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鸽巢原理,掌握先“平均分”,再调整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至少数=商数+1”。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出示一副扑克牌。

教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取出大王和小王,还剩下52张牌,下面请5位同学上来,每人随意抽一张,不管怎么抽,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同学们相信吗?

5位同学上台,抽牌,亮牌,统计。

教师:这类问题在数学上称为鸽巢问题(板书)。因为52张扑克牌数量较大,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先来研究几个数量较小的同类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魔术”入手,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提出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把3支铅笔放到2个铅笔盒里,有哪些放法?请同桌二人为一组动手试一试。

教师:谁来说一说结果?

预设:一个放3支,另一个不放;一个放2支,另一个放1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图表示两种结果)

教师:“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铅笔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句话说得对吗?

教师:这句话里“总有”是什么意思?

预设:一定有。

教师:这句话里“至少有2支”是什么意思?

预设:少有2支,不少于2支,包括2支及2支以上。

【设计意图】把教材中例1的“笔筒”改为“铅笔盒”,便于学生准备学具。且用画图和数的分解来表示上述问题的结果,更直观。通过对“总有”“至少”的意思的单独说明,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铅笔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句话。

(2)教师:把4支铅笔放到3个铅笔盒里,有哪些放法?请4人为一组动手试一试。

教师:谁来说一说结果?

学生:可以放(4,0,0);(3,1,0);(2,2,0);(2,1,1)。(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图表示四种结果)

学生仿照上例得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铅笔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假设法(反证法):

教师:前面我们是通过动手作得出这一结论的,想一想,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得到这个结论呢?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再汇报,教师进行总结:

如果每个盒子里放1支铅笔,多放3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盒子里,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首先通过平均分,余下1支,不管放在哪个盒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就是平均分的方法。

【设计意图】从另一方面入手,逐步引入假设法来说理,从实际作上升为理论水平,进一步加深理解。

教师:把5支铅笔放到4个铅笔盒里呢?

学生分析“如果每个盒子里放1支铅笔,多放4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盒子里,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首先通过平均分,余下1支,不管放在哪个盒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

教师:把6支铅笔放到5个铅笔盒里呢?把7支铅笔放到6个铅笔盒里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得出“只要铅笔数比铅笔盒数多1,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

教师:上面各个问题,我们都采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平均分”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平均分”的方法,将解题经验上升为理论水平,进一步强化方法、理清思路。

(3)教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揭示本节课开头的魔术的结果,你能来说一说这个魔术的道理吗?

学生分析“如果4人选中了4种不同的花色,剩下的1人不管选那种花色,总会和其他4人里的一人相同。总有一种花色,至少有2人选”。

【设计意图】回到课开头提出的问题,揭示悬念,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4)练习教材第68页“做一做”第1题(进一步练习“平均分”的方法)。

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为什么?

先小组讨论,再汇报。

学生得出仿照例1“平均分”的方法得出“如果每个抽屉放2本,剩下1本不管放在哪个抽屉里,都会变成3本,所以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2)教师:如果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会出现怎样的结论呢?10本呢?11本呢?16本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7÷3=2……1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

8÷3=2……2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

10÷3=3……1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

11÷3=3……2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

16÷3=5……1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6本。

教师:观察上述算式和结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得出“物体数÷抽屉数=商数……余数”“至少数=商数+1”。

【设计意图】一步一步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巩固练习

1.11只鸽子飞进了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3只鸽子。为什么?

2.5个人坐4把椅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2人。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我们学会了简单的鸽巢问题。

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分析,也可以用除法的意义来解答。

六年级数学《鸽巢问题》教学反思

1、借助直观学具演示,经历探究过程。教师注重让学生在作中,经历探究过程,感知、理解鸽巢问题。

2、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通过一系列的作活动,学生对于枚举法和假设法有一定的认识,加以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在解决鸽巢问题的优超性和局限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

鸽巢原理是几年级的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鸽巢原理》。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367名学生中,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天过生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b19126499425@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