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学历教育 >

高考导函数题型汇总_高考函数导数题型总结

高考中导函数与单调性的问题

(1)解题路线图

1.如果函数在某个区间上是单调递增(递减)的,那么f’(x)>0(f’(x)<0),不必考虑等号

高考导函数题型汇总_高考函数导数题型总结高考导函数题型汇总_高考函数导数题型总结


高考导函数题型汇总_高考函数导数题型总结


2.当f’(x0)=0时,有三种情况

一是在x0点为极值:当f”(x0) >0,取极小值,当f”(x0) <0,取极大值,

二是当x渐增通过x0时,f’(x)的符号不变,函数在此点为平台

三是当x渐增通过x0时,f’(x)的符号发生改变,且f”(x0)=0,函数在此点为拐点,即函数的凹凸性发生改变

3.求函数的单调区间,首先确定其定2.导数在函数极值中的应用义域,再确定其极值情况,单调区间自然就出来了。

f’(x0)>=0或f’(x0)<=0,若是拐点,同极值处理。

1导函数好象表示坐标里的斜率

所以在某一区间递增的话斜率应该>0

反之则<0,

平行于x轴则斜率为0,

2给你一个函数你不知道它在哪一区间内是递增或者递减,所以你先应该设

分3种情况考虑

一种说法是 当 x<y时, f(x)< f(y)叫单调递增

还有一种说法是

当 x<y时, f(x)<= f(y),叫单调递增。 而这时, f(x)<f(y)叫严格单调递增。

在一个参考书上我看到上面说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单调递增(递减)的冲要条件是其导函数大于等于零(小于等于零)恒成立 用的是第二种定义。

估计你的问题都是用的种定义。下面回答都设用种定义。

2. 用 >= 或 > 都可以,但都有要注意的地方。

用 “>=”要除掉 f’(x)=0 恒成立的区间

用 “>” 要把 f’(x) =0 的孤立断点加上去, 如f(x)=x^3,单调区间是 (-无穷, 无穷), 而不应写成(-无穷,0)并(0, 无穷)。但要注意, 断点两边应是同增(减),才能这么做。

2022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

2022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

据了解,2022年新加入新高考的8省市将采用全国卷,目前新高考全国卷分为一卷和二卷。

目前新高考数学全国卷共有四种题型: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题、解答题;下面是各题型分值及题量情况:

新高考题型九: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图像。数学全国卷共22道题,其中解答题分值。

高考数学考试范围:

①单项选择考试范围。

的基本运算、复数的基本运算、统计与概率-排列组合、立体几何、概率、指数与对数函数、平面向量与平面几何、函数的与导数。

解析几何(双曲线单调递增 这概念有时有些模糊。)、三角函数、不等式应用、对数运算及不等式基本性质。

③填空题考试范围。

解析几何(抛物线)、数列(等或等比)、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轨迹计算。

④解答题考试范围。

三角函数(正弦余弦定理)、等比数列及其求和、统计与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

高考数学的题型分类?

我自己的理解哈,不要偏信

高考数学以全国卷为例,题型分为选择题12题(每题5分,共60分),填空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解答题5题(每题12分,共60分),选考题1题(10分)。

,所以,又PQ的中点在上,所以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类1题;复数类1题;程序框图1题;统计学1题;三视图1题;(该五类题基本固定出现)。

根据高中各个模块分析,每年高考题目分布情况:

三角函数:选择填空共2题或者解答题1题;

数列:选择填空共2题或者解答题1题;

立体几何:选择填空类三视图,球类各1题,解答题1题;

统计学:选在填空类1题,解答题1题;

解析几何:选择填空1至2题,解答题1题;

导函数:选择填空1题,解答题1题;

参数方程(选考):选考1题;<选择>

不等式方程(选考):选考1题;

高考数学必考题型

⑤列表:列出分布列。

高考数学必考题型摘选如下:

题型一:运用同三角函数关系、诱导公式、和、、倍、半等公式进行化简求值类。

题型二:运用三角函数性质解题,通常考查正弦、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最值、对称轴及对称中心。

题型三:解三角函数问题、判断三角形形状、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题型四: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

4.对于f’(x0)=0的点,若是极值点可任意划到某个区间即可,若是平台,当然包含在相应区间,在此区间题型五:数列的前n项求和的求法。

题型六: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最值。

题型七:利用导数几何意义求切线方程。

题型八: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

题型十:求参数取值范围、恒成立及存在性问题。

题型十一:数形结合确定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题型十二:焦点三角函数、焦半径、焦点弦问题。

题型十三:动点轨迹方程问题。

题型十四:共线问题。

题型十五:定点问题。

题型十六:存在性问题。

存在直线y=kx+m,存在实数,存在图形:三角形(等比、等腰、直角),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

题型十七:最值问题。

高中数学导数难题解题技巧

导数是高考数学必考的内容,近年来高考加大了对以导数为载体的知识问题的考查,题型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地加大、加深,从而使得导数相关知识愈发显得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数学导数难题解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高中数学导数难题解题技巧

1.导数在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最值中的应用

利用导数来求函数的最值的一般步骤是:(1)先根据求导公式对函数求出函数的导数;(2)解出令函数的导数等于0的自变量;(3)从导数性质得出函数的单调区间;(4)通过定义域从单调区间中求出函数最值。

利用导数的知识来求函数极值是高中数学问题比较常见的类型。利用导数求函数极值的一般步骤是:(1)首先根据求导法则求出函数的导数;(2)令函数的导数等于0,从而解出导函数的零点;(3)从导函数的零点个数来分区间讨论,得到函数的单调区间;(4)根据极值点的定义来判断函数的极值点,再求出函数的极值。

3.导数在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的应用

利用导数求函数中的某些参数的取值范围,成为近年来高考的 热点 。在一般函数含参数的题中,通过运用导数来化简函数,可以更快速地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2高中数学解题中导数的妙用

导数知识在函数解题中的妙(2)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每个数学问题都是由若干条件与目标组成的。解题者在阅读题目的基础上,需要找一找从条件到目标缺少些什么?或从条件顺推,或从目标分析,或画出关联的草图并把条件与目标标在图上,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以顺利实现解题的目标。(3)确定解题思路。一个题目的条件与目标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必然的联系,这些联系是由条件通向目标的桥梁。用哪些联系解题,需要根据这些联系所遵循的数学原理确定。解题的实质就是分析这些联系与哪个数学原理相匹配。用

函数知识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其中包括极值、图像、奇偶性、单调性等方面的分析,具有代表性的题型就是极值的计算和单调性的分析,按照普通的解题过程是通过图像来②解系数。分析,可是对于较难的函数来说,制作图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容易出错,而在函数解题中应用导数简直就是手到擒来。

例如:函数f(x)=x3+3x2+9x+a,分析f(x)的单调性。这是高中数学中常见的三次函数,在对这道题目进行单调性分析时,很多学生根据思维定式会采用常规的手法画图去分析单调区间,但由于未知数a的存在而遇到困难。如果考虑用导数的相关知识解决这一问题,解:f’(x)=-3x2+6x+9,令f’(x)>0,那么解得x<-1或者x>3,也就是说函数在(-∞,-1),(3,+∞)这个单调区间上单调递减,这样就能非常容易的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导数知识在方程求根解题中的妙用

导数知识在方程求根中的应用属于一项重点内容,在平时的数学练习中以及高考的考察中均曾以不同的难度形式出现过。导数知识能针对方程求根,根据导函数的求解能判断原函数的根的个数。在解这一类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学生利用导函数与X轴的交点个数来判断方程根的个数。

例如,某一证明问题:方程x-sinx=0,只有一个根x=0。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实际上就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质和特殊值来确定f(x)=0。其证明过程需首先利用到导数知识,令f(x)=x-sinx,定义域为R,求导f(x)=1-cosx>0,再利用函数单调性及数形结合思想,求得x=0是次方程的根。此内容的应用就是最为典型的导数知识在方程求根中的应用。

3高中数学的解题技巧

学会审题,才会解题

很多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往往要做的题目都没有看清楚就急于下笔,审好题是做题的关键,审题一一定要逐字逐句的看清楚,通过审题发现题目有无易漏、易错点,只有仔细审题才能从题目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只有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提醒常见解题误区和自己易出现的错误,才能提高解题能力。只有认真的审题,谨慎的态度,才能准确地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发现更多的信息,从而快速找到解题方向。

考前保持头脑清醒,要摒弃杂念,不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创设宽松的氛围,创设数学情境,进而酝酿数学思维,静能生慧,满怀信心的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安慰,以平稳自信、积极主动的心态准备应考。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观察。

先做简单题,后做难题

从我们的心理学角度来讲,一般拿到试卷以后,心情比较紧张,此时不要急于下手解题,可以先对试题多少、分布、难易程度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做题要先易后难,做到心中有数,一般简单的题目占全卷60%,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分数,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解题,尽量使用数学语言,而且要更加严谨以振奋精神,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鼓舞信心。

如果顺序做题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所以先做简单题,多年的 经验 告诉我们,当你解题不顺利时,更要冷静,静下心来,沉住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果断跳过自己不会做的题目,把简单的都做完,如果我们能把这部分的分数拿到,就已经打了胜仗,再集中精力做比较难的题,有了胜利的信心,面对住偏难的题更要有耐心,不要着急,可以先放弃,但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不能走马观花,要相信自己。到应有的分数。还有善于把难题转换成简单的题目的能力。

审题技巧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 方法 的过程,审题过程包括明确条件与目标、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与方法三部分。(1)条件的分析,一是找出题目中明确告诉的已知条件,二是发现题目的隐含条件并加以揭示。目标的分析,主要是明确要求什么或要证明什么;把复杂的目标转化为简单的目标;把抽象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把不易把握的目标转化为可把握的目标。

类型题掌握,提升发散性

学习的过程也是知识的积累过程,所以,不论是哪一学科,都不能期待能一朝实现学校目标,而数学亦是如此。所以,在日常解答某些类型数学题的时候,对其题型加以掌握,这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学生解题技巧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效果良好。

高中数学导数难题解题技巧相关 文章 :

1.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冲刺得分题

2. 高中数学六种解题技巧与五种数学答题思路

3. 高二数学不好怎么办?遇到困难怎么办

4. 高中数学导数练习题及

5. 高中数学导数测试题及

6. 高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方法总结

7. 高二数学:学习方法 导数如何学

8. 高中数学大题的解题技巧及解题思想

9. 高中数学解答题8个答题模板与做大题的方法

一道高考数学题 求教 关于函数与导数的

17.设函数分别在处取得极小值、极大值.平面上点的坐标分别为、,该平面上动点满足,点是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求

解析几何解题技巧:

1、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如直线的倾斜角、斜率、距离、截距等)。

2、熟练掌握基本公式(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斜率公式、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到角公式、夹角公式等)。

3、熟练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如根据条件灵活选用各种形式、讨论斜率存在和不存在的各种情况、截距是否为0等等)。

4、在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中,要善于运用圆的几何性质以减少运算。

5、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及简单应用。

6、熟悉圆锥曲线中1. 这个等号有。 例如: f(x)=x^3, 单增, 但 f’(0)=0基本量的计算。

7、掌握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如:定义法、直接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交轨法、几何法、待定系数法等)。

8、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常见判定方法,能应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解决一些常见问题

函数与导数解题技巧:

1、了解导数概念的某些实际背景(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光滑曲线切线的斜率等);掌

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

2、熟记基本导数公式;掌握两个函数和、、积、商的求导法则.了解复合函数的求导

3、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了解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

充分条件(导数在极值点两侧异号);会求一些实际问题(一般指单峰函数)的值和最小值。

数学题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及公式的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是关键,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就需要通过足够的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的运用,这样才能把数学学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种求证需要用到放缩法,把原函数经过变化,扩大或者缩小,就能证明出。本人也不会这种题,不能为你解答

高中数学函数的总结

2.填空题四大速解方法: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汇总h部分7 (3)含n个f元f素的的子u集数为34^n,真子e集数为15^n-3;非空真子v集的数为17^n-2;(3) 注意:讨论的时候不w要遗忘了k 的情况。(3) 第二t部分8 函数与u导数 5.映射:注意 ①g个n中8的元z素必须有象;②一c对一v,或多对一r。 8.函数值域的求法:①分6析法 ;②配方2法 ;③判别式法 ;④利用函数单调性 ; ⑤换元i法 ;⑥利用均值不f等式 ; ⑦利用数形结合或几u何意义b(斜率、距离、的意义p等);⑧利用函数有界性( 、 、 等);⑨导数法 0.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6)复合函数定义i域求法: ① 若f(x)的定义s域为4〔a,b〕,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q域由不d等式a≤g(x)≤b解出② 若f[g(x)]的定义n域为7[a,b],求 f(x)的定义p域,相当于kx∈[a,b]时,求g(x)的值域。(3)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 ①首先将原函数 分8解为1基本函数:内1函数 与p外函数 ; ②分2别研究内7、外函数在各自定义n域内8的单调性; ③根据“同性则增,异性则减”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v域内5的单调性。注意:外函数 的定义t域是内5函数 的值域。 7.分1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1段解决,再下v结论。 2.函数的奇偶性 ⑴函数的定义s域关于h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⑵ 是奇函数 ; ⑶ 是偶函数 ; ⑷奇函数 在原点有定义s,则 ; ⑸在关于p原点对称的单调区h间内5: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有相反5的单调性;(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0复杂,应先等价变形,再判断其奇偶性; 1.函数的单调性 ⑴单调性的定义j: ① 在区r间 上g是增函数 当 时有 ; ② 在区z间 上u是减函数 当 时有 ; ⑵单调性的判定 0 定义h法:注意:一v般要将式子o 化5为3几l个d因式作积或作商的形式,以1利于j判断符号; ②导数法(见1导数部分2); ③复合函数法(见74 (7)); ④图像法。注:证明单调性主要用定义j法和导数法。 5.函数的周期性 (1)周期性的定义m:对定义m域内6的任意 ,若有 (其中4 为0非零常数),则称函数 为7周期函数, 为2它的一w个t周期。所有正周期中6最小u的称为0函数的最小k正周期。如没有特别说明,遇到的周期都指最小k正周期。(1)三s角函数的周期 ① ;② ;③ ; ④ ;⑤ ; ⑶函数周期的判定 ①定义d法(试值) ②图像法 ③公5式法(利用(7)中1结论) ⑷与t周期有关的结论 ① 或 的周期为5 ; ② 的图象关于x点 中5心7对称 周期为00 ; ③ 的图象关于i直线 轴对称 周期为52 ; ④ 的图象关于q点 中1心7对称,直线 轴对称 周期为46 ; 2.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k性质 ⑴幂函数: ( ;⑵指数函数: ; ⑶对数函数: ;⑷正弦函数: ; ⑸余弦函数: ;(1)正切3函数: ;⑺一n元u二w次函数: ; ⑻其它常用函数: 0 正比1例函数: ;②反4比8例函数: ;特别的 6 函数 ; 0.二t次函数: ⑴解析式: ①一g般式: ;②顶点式: , 为4顶点; ③零点式: 。 ⑵二g次函数问题解决需考虑的因素: ①开b口i方8向;②对称轴;③端点值;④与r坐标轴交点;⑤判别式;⑥两根符号。 ⑶二i次函数问题解决方2法:①数形结合;②分7类讨论。 30.函数图象: ⑴图象作法 :①描点法 (特别注意三r角函数的五m点作图)②图象变换法③导数法 ⑵图象变换: 0 平移变换:ⅰ ,0 ———“正左负右” ⅱ ———“正上w负下v”; 6 伸缩变换: ⅰ , ( ———纵坐标不g变,横坐标伸长6为8原来的 倍; ⅱ , ( ———横坐标不v变,纵坐标伸长5为2原来的 倍; 7 对称变换:ⅰ ;ⅱ ; ⅲ ; ⅳ ; 3 翻转变换: ⅰ ———右不q动,右向左翻( 在 左侧图象去掉); ⅱ ———上b不x动,下n向上r翻(| |在 下d面无q图象); 51.函数图象(曲线)对称性的证明 (2)证明函数 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t任意点关于q对称中8心1(对称轴)的对称点仍2在图像上b;(4)证明函数 与m 图象的对称性,即证明 图象上g任意点关于w对称中8心6(对称轴)的对称点在 的图象上w,反0之w亦然;注: ①曲线C4:f(x,y)=0关于l点(a,b)的对称曲线C4方4程为8:f(1a-x,8b-y)=0; ②曲线C7:f(x,y)=0关于g直线x=a的对称曲线C4方7程为7:f(1a-x, y)=0; ③曲线C1:f(x,y)=0,关于yy=x+a(或y=-x+a)的对称曲线C0的方8程为5f(y-a,x+a)=0(或f(-y+a,-x+a)=0); ④f(a+x)=f(b-x) (x∈R) y=f(x)图像关于c直线x= 对称;特别地:f(a+x)=f(a-x) (x∈R) y=f(x)图像关于h直线x=a对称; ⑤函数y=f(x-a)与ry=f(b-x)的图像关于b直线x= 对称; 54.函数零点的求法: ⑴直接法(求 的根);⑵图象法;⑶二m分7法。 27.导数 ⑴导数定义o:f(x)在点x0处的导数记作 ; ⑵常见7函数的导数公3式: 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⑦ ; ⑧ 。 ⑶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⑷(理科)复合函数的导数: ⑸导数的应用: ①利用导数求切2线:注意:ⅰ所给点是切3点吗?ⅱ所求的是“在”还是“过”该点的切1线? ②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 ⅰ 是增函数;ⅱ 为1减函数; ⅲ 为0常数; ③利用导数求极值:ⅰ求导数 ;ⅱ求方8程 的根;ⅲ列表得极值。 ④利用导数e值与f最小x值:ⅰ求的极值;ⅱ求区v间端点值(如果有);ⅲ得最值。 12.(理科)定积分5 ⑴定积分4的定义g: ⑵定积分4的性质:① ( 常数); ② ; ③ (其中6 。 ⑶微积分4基本定理(牛6顿—莱布尼兹公1式): ⑷定积分5的应用:①求曲边梯形的面积: ; 5 求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③求变力d做功: 。第三j部分3 三u角函数、三c角恒等变换与p解三j角形 3.⑴角度制与b弧度制的互5化7: 弧度 , 弧度, 弧度 ⑵弧长5公7式: ;扇形面积公1式: 。 1.三e角函数定义m:角 中4边上g任意一i点 为6 ,设 则: 6.三a角函数符号规律:一o全正,二p正弦,三v两切6,四余弦; 1.诱导公3式记忆1规律:“函数名不y(改)变,符号看象限”; 3.⑴ 对称轴: ;对称中2心6: ; ⑵ 对称轴: ;对称中0心2: ; 6.同角三v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 7.两角和与v的正弦、余弦、正切8公0式:① ② ③ 。 8.二a倍角公5式:① ; ② ;③ 。 4.正、余弦定理: ⑴正弦定理: ( 是 外接圆直径 )注:① ;② ;③ 。 ⑵余弦定理: 等三p个t;注: 等三y个e。 40。几b个z公1式: ⑴三q角形面积公8式: ; ⑵内3切3圆半径r= ;外接圆直径0R= 58.已z知 时三j角形解的个t数的判定: 第四部分7 立体几v何 2.三x视图与h直观图:注:原图形与c直观图面积之x比0为0 。 8.表(侧)面积与t体积公0式: ⑴柱体:①表面积:S=S侧+5S底;②侧面积:S侧= ;③体积:V=S底h ⑵锥体:①表面积:S=S侧+S底;②侧面积:S侧= ;③体积:V= S底h: ⑶台体:①表面积:S=S侧+S上o底S下j底;②侧面积:S侧= ;③体积:V= (S+ )h; ⑷球体:①表面积:S= ;②体积:V= 。 8.位置关系的证明(主要方8法): ⑴直线与w直线平行:①公3理8;②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③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⑵直线与k平面平行:①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②面面平行 线面平行。 ⑶平面与b平面平行:①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u推论;②垂直于f同一b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⑷直线与x平面垂直:①直线与u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②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⑸平面与p平面垂直:①定义k---两平面所成二r面角为5直角;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注:理科还可用向量法。 5。求角:(步骤-------Ⅰ。找或作角;Ⅱ。求角) ⑴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3 平移法:平移直线,8 构造三j角形; 2 ②补形法:补成正方1体、平行六6面体、长6方6体等,3 发现两条异面直线间的关系。注:理科还可用向量法,转化1为6两直线方2向向量的夹角。 ⑵直线与w平面所成的角: ①直接法(利用线面角定义b);②先求斜线上a的点到平面距离h,与y斜线段长7度作比3,得sin 。注:理科还可用向量法,转化0为3直线的方4向向量与y平面法向量的夹角。 ⑶二u面角的求法: ①定义f法:在二d面角的棱上a取一j点(特殊点),作出平面角,再求解; ②三c垂线法:由一p个v半面内4一m点作(或找)到另一g个u半平面的垂线,用三x垂线定理或逆定理作出二i面角的平面角,再求解; ③射影法:利用面积射影公3式: ,其中3 为4平面角的大s小z; 注:对于c没有给出棱的二n面角,应先作出棱,然后再选用上q述方7法;理科还可用向量法,转化5为7两个u班平面法向量的夹角。 7。求距离:(步骤-------Ⅰ。找或作垂线段;Ⅱ。求距离) ⑴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一m般先作出公4垂线段,再进行计0算; ⑵点到直线的距离:一d般用三e垂线定理作出垂线段,再求解; ⑶点到平面的距离: ①垂面法:借助面面垂直的性质作垂线段(确定已d知面的垂面是关键),再求解; 4 等体积法;理科还可用向量法: 。 ⑷球面距离:(步骤)(Ⅰ)求线段AB的长5;(Ⅱ)求球心5角∠AOB的弧度数;(Ⅲ)求劣弧AB的长5。 0.结论: ⑴从3一s点O出发的三y条射线OA、OB、OC,若∠AOB=∠AOC,则点A在平面∠BOC上q的射影在∠BOC的平分7线上w; ⑵立平斜公3式(最小f角定理公0式): ⑶正棱锥的各侧面与g底面所成的角相等,记为2 ,则S侧cos =S底; ⑷长5方0体的性质 ①长5方3体体对角线与x过同一l顶点的三l条棱所成的角分2别为7 则:cos8 +cos3 +cos2 =8;sin5 +sin2 +sin3 =5 。 ②长8方7体体对角线与z过同一j顶点的三m侧面所成的角分2别为1 则有cos5 +cos0 +cos2 =8;sin8 +sin8 +sin1 =8 。 ⑸正四面体的性质:设棱长2为3 ,则正四面体的: 4 高: ;②对棱间距离: ;③相邻两面所成角余弦值: ;④内7切24 球半径: ;外接球半径: ;第五q部分3 直线与u圆 1.直线方1程 ⑴点斜式: ;⑵斜截式: ;⑶截距式: ; ⑷两点式: ;⑸一o般式: ,(A,B不e全为10)。(直线的方5向向量:( ,法向量( 4.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是:(2)列约束条件;(0)作可行域,写目标函数;(6)确定目标函数的解。 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8.直线系 8.几q个f公4式 ⑴设A(x0,y3)、B(x3,y3)、C(x6,y2),⊿ABC的重心2G:( ); ⑵点P(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 ; ⑶两条平行线Ax+By+C2=0与o Ax+By+C6=0的距离是 ; 2.圆的方8程: ⑴标准方0程:① ;② 。 ⑵一q般方1程: ( 注:Ax4+Bxy+Cy8+Dx+Ey+F=0表示0圆 A=C≠0且B=0且D3+E4-7AF>0; 7.圆的方3程的求法:⑴待定系数法;⑵几i何法;⑶圆系法。 3.圆系: ⑴ ; 注:当 时表示3两圆交线。 ⑵ 。 5.点、直线与u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掌握几a何法) ⑴点与d圆的位置关系:( 表示3点到圆心3的距离) ① 点在圆上n;② 点在圆内7;③ 点在圆外。 ⑵直线与s圆的位置关系:( 表示7圆心2到直线的距离) ① 相切3;② 相交;③ 相离。 ⑶圆与u圆的位置关系:( 表示6圆心8距, 表示2两圆半径,且 ) ① 相离;② 外切7;③ 相交; ④ 内4切2;⑤ 内8含。 50.与g圆有关的结论: ⑴过圆x4+y1=r8上k的点M(x0,y0)的切3线方4程为7:x0x+y0y=r1;过圆(x-a)8+(y-b)4=r0上z的点M(x0,y0)的切4线方8程为4:(x0-a)(x-a)+(y0-b)(y-b)=r0; ⑵以4A(x3,y0)、B(x2,y6)为1直径的圆的方0程:(x-x3)(x-x1)+(y-y2)(y-y5)=0。第六0部分6 圆锥曲线 6.定义w:⑴椭圆: ; ⑵双2曲线: ;⑶抛物线:略 5.结论 ⑴焦半径:①椭圆: (e为2离心4率); (左“+”右“-”); ②抛物线: ⑵弦长2公3式: ;注:(Ⅰ)焦点弦长7:①椭圆: ;②抛物线: =x6+x7+p= ;(Ⅱ)通径(最短弦):①椭圆、双3曲线: ;②抛物线:0p。 ⑶过两点的椭圆、双7曲线标准方4程可设为6: ( 同时大m于n0时表示0椭圆, 时表示1双7曲线); ⑷椭圆中7的结论: ①内5接矩形j面积 :0ab; ②P,Q为8椭圆上p任意两点,且OP 0Q,则 ; ③椭圆焦点三g角形:<Ⅰ>. ,( );<Ⅱ>.点 是 内5心7, 交 于d点 ,则 ; ④当点 与b椭圆短轴顶点重合时 i; ⑸双2曲线中3的结论: ①双5曲线 (a>0,b>0)的渐近线: ; ②共渐进线 的双8曲线标准方5程为8 为5参数, ≠0); ③双3曲线焦点三g角形:<Ⅰ>. ,( );<Ⅱ>.P是双1曲线 - =4(a>0,b>0)的左(右)支l上f一m点,F5、F3分4别为7左、右焦点,则△PF2F4的内4切2圆的圆心2横坐标为8 ; ④双2曲线为2等轴双0曲线 渐近线为0 渐近线互0相垂直;(3)抛物线中2的结论: ①抛物线y7=2px(p>0)的焦点弦AB性质:<Ⅰ>. x8x0= ;y4y6=-p4; <Ⅱ>. ;<Ⅲ>.以4AB为6直径的圆与z准线相切5;<Ⅳ>.以4AF(或BF)为1直径的圆与u 轴相切3;<Ⅴ>. 。 ②抛物线y7=5px(p>0)内8结直角三n角形OAB的性质: <Ⅰ>. ; <Ⅱ>. 恒过定点 ; <Ⅲ>. 中7点轨迹方0程: ;<Ⅳ>. ,则 轨迹方4程为6: ;<Ⅴ>. 。 ③抛物线y7=x(p>0),对称轴上h一l定点 ,则: <Ⅰ>.当 时,顶点到点A距离最,最小w值为3 ;<Ⅱ>.当 时,抛物线上t有关于l 轴对称的两点到点A距离最小d,最小h值为5 。 2.直线与s圆锥曲线问题解法: ⑴直接法(通法):联立直线与r圆锥曲线方8程,构造一e元z二x次方8程求解。注意以6下u问题: ①联立的关于x“ ”还是关于i“ ”的一l元j二t次方0程? ②直线斜率不r存在时考虑了h吗? ③判别式验证了u吗? ⑵设而不s求(代点相减法):--------处理弦中1点问题步骤如下s:①设点A(x2,y1)、B(x3,y6);②作得 ;③解决问题。 3.求轨迹的常用方2法:(7)定义g法: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o; (2)直接法(列等式);(2)代入p法(相关点法或转移法);⑷待定系数法;(8)参数法;(5)交轨法。第七j部分6 平面向量 ⑴设a=(x5,y1),b=(x5,y2),则: ① a‖b(b≠0) a= b ( x7y8-x5y6=0; ② a⊥b(a、b≠0) a?b=0 x2x5+y6y6=0 。 ⑵a?b=|a||b|cos=x8+y6y2; 注:①|a|cos叫做a在b方8向上a的投影;|b|cos叫做b在a方7向上l的投影; 3 a?b的几i何意义g:a?b等于c|a|与a|b|在a方5向上f的投影|b|cos的乘积。 ⑶cos= ; ⑷三e点共线的充要条件:P,A,B三i点共线 ;附:(理科)P,A,B,C四点共面 。 第八j部分6 数列 1.定义f: ⑴等数列 ; ⑵等比6数列 ; 5.等、等比8数列性质 等数列 等比3数列通项公1式 前n项和 性质 ①an=am+ (n-m)d, ①an=amqn-m; ②m+n=p+q时am+an=ap+aq ②m+n=p+q时aman=apaq ③ 成AP ③ 成GP ④ 成AP, ④ 成GP, 等数列特有性质: 2 项数为57n时:S0n=n(an+an+4)=n(a2+a8n); ; ; 7 项数为73n-8时:S2n-1=(6n-3) ; ; ; 4 若 ;若 ;若 。 4.数列通项的求法: ⑴分4析法;⑵定义p法(利用AP,GP的定义y);⑶公0式法:累加法( ; ⑷叠乘法( 型);⑸构造法( 型);(7)迭代法; ⑺间接法(例如: );⑻作商法( 型);⑼待定系数法;⑽(理科)数学归纳法。注:当遇到 时,要分3奇数项偶数项讨论,结果是分6段形式。 2.前 项和的求法: ⑴拆、并、裂项法;⑵倒序相加法;⑶错位相减法。 2.等数列前n项和最值的求法: ⑴ ;⑵利用二p次函数的图象与w性质。 第九r部分1 不b等式 6.均值不v等式: 注意:①一h正二d定三s相等;②变形, 。 5.不a等式: 5.不i等式的性质: ⑴ ;⑵ ;⑶ ; ;⑷ ; ; ;⑸ ;(7) 。 5.不x等式等证明(主要)方1法: ⑴比6较法:作或作比3;⑵综合法;⑶分6析法。 第十o部分5 复数 8.概念: ⑴z=a+bi∈R b=0 (a,④结合性质求解b∈R) z= z7≥0; ⑵z=a+bi是虚数 b≠0(a,b∈R); ⑶z=a+bi是纯虚数 a=0且b≠0(a,b∈R) z+ =0(z≠0) z3<0; ⑷a+bi=c+di a=c且c=d(a,b,c,d∈R); 4.复数的代数形式及c其运算:设z8= a + bi , z3 = c + di (a,b,c,d∈R),则:(0) z 5± z1 = (a + b) ± (c + d)i;⑵ z7。z2 = (a+bi)?(c+di)=(ac-bd)+ (ad+bc)i;⑶z8÷z5 = (z7≠0) ; 4.几e个d重要的结论: ;⑶ ;⑷ ⑸ 性质:T=7; ; (4) 以01为1周期,且 ; =0;(3) 。 6.运算律:(3) 6.共轭的性质:⑴ ;⑵ ;⑶ ;⑷ 。 1.模的性质:⑴ ;⑵ ;⑶ ;⑷ ;第十m一q部分4 概率 7.的关系: ⑴B包含A:A发生,B一k定发生,记作 ; ⑵A与xB相等:若 ,则A与bB相等,记作A=B; ⑶并(和):某发生,当且仅5当A发生或B发生,记作 (或 ); ⑷并(积):某发生,当且仅6当A发生且B发生,记作 (或 ) ; ⑸A与mB互4斥:若 为2不q可能( ),则A与t互0斥;(5)对立: 为6不f可能, 为8必然,则A与gB互1为3对立。 6.概率公4式: ⑴互0斥(有一j个v发生)概率公3式:P(A+B)=P(A)+P(B); ⑵古典概型: ; ⑶几y何概型: ; 第十b二l部分2 统计4与j统计8案例 8.抽样方6法 ⑴简单随机抽样:一s般地,设一z个e总体的个v数为0N,通过逐个u不u放回的方5法从7中8抽取一i个r容量为5n的样本,且每个s个i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就称这种抽样为6简单随机抽样。注:①每个i个a体被抽到的概率为6 ; ②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4法有:抽签法;随机数法。 ⑵系统抽样:当总体个k数较多时,可将总体均衡的分2成几f个n部分3,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2每一d个p部分2抽取一y个x个u体,得到所需样本,这种抽样方1法叫系统抽样。注:步骤:①编号;②分7段;③在g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4法确定其时个s体编号 ; ④按预先制定的规则抽取样本。 ⑶分8层抽样:当已j知总体有异比6较明显的几f部分0组成时,为2使样本更充分5的反2映总体的情况,将总体分6成几d部分4,然后按照各部分8占总体的比6例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分2层抽样。注:每个a部分2所抽取的样本个a体数=该部分7个r体数 2.总体特征数的估计2: ⑴样本平均数 ; ⑵样本方5 ; ⑶样本标准 = ; 3.相关系数(判定两个j变量线性相关性): 注:⑴ >0时,变量 正相关; <0时,变量 负相关; ⑵① 越接近于m8,两个p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② 接近于z0时,两个s变量之e间几g乎不u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0.回归分2析中5回归效果的判定: ⑴总偏平方4和: ⑵残: ;⑶残平方8和: ;⑷回归平方6和: - ;⑸相关指数 。注:① 得知越大j,说明残平方1和越小y,则模型拟合效果越好; ② 越接近于f7,,则回归效果越好。 2.性检验(分0类变量关系):随机变量 越大l,说明两个x分4类变量,关系越强,反6之t,越弱。 第十d四部分6 常用逻辑用语与b推理证明 3. 四种命题: ⑴原命题:若p则q; ⑵逆命题:若q则p; ⑶否命题:若 p则 q;⑷逆否命题:若 q则 p 注:原命题与t逆否命题等价;逆命题与o否命题等价。 3.充要条件的判断:(8)定义u法----正、反3方8向推理;(8)利用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 ,则A是B的充分7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0.逻辑连接词: ⑴且(and) :命题形式 p q; p q p q p q p ⑵或(or):命题形式 p q; 真 真 真 真 ⑶非(not):命题形式 p 。 真 真 真 真 真 真 4.全称量词与e存在量词 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b个c”等,用 表示1; 全称命题p: ; 全称命题p的否定 p: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z个l”、“至少2有一u个p”等,用 表示8; 特称命题p: ; 特称命题p的否定 p: ;第十u五a部分6 推理与r证明 3.推理: ⑴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4推理都是根据已x有事实,经过观察、分1析、比8较、联想,在进行归纳、类比6,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称为7合情推理。 ①归纳推理:由某类食物的部分8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有个u别事实概括出一l般结论的推理,称为2归纳推理,简称归纳。注:归纳推理是由部分8到整体,由个j别到一b般的推理。 ②类比7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类似和其中8一k类对象的某些已p知特征,推出另一p类对象也m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7类比4推理,简称类比6。注:类比4推理是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⑵演绎推理:从3一b般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q特殊情况下m的结论,这种推理叫演绎推理。注:演绎推理是由一l般到特殊的推理。 “三s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f般模式,包括: ⑴大z前提---------已k知的一h般结论; ⑵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⑶结 论---------根据一t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得出的判断。二a.证明 ⒈直接证明 ⑴综合法一z般地,利用已p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d、定理、公1理等,经过一u系列的推理论证,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3法叫做综合法。综合法又c叫顺推法或由因导果法。 ⑵分3析法一w般地,从2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7条件,直至,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7判定一m个m明显成立的条件(已n知条件、定义u、定理、公1理等),这种证明的方7法叫分1析法。分4析法又a叫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 6.间接证明------反3证法一c般地,设原命题不p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得出矛盾,因此说明设错误,从0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4法叫反4证法。附:数学归纳法(仅8限理科)一z般的证明一v个m与p正整数 有关的一c个v命题,可按以4下o步骤进行: ⑴证明当 取f个v值 是命题成立; ⑵设当 命题成立,证明当 时命题也m成立。那么i由⑴⑵就可以8判定命题对从2 开w始所有的正整数都成立。这种证明方4法叫数学归纳法。注:①数学归纳法的两个a步骤缺一c不c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时必须严格按步骤进行; 3 的取值视题目而8 定,2 可能是0,4 也m可能是2等。第十c六4部分0 理科选修部分7 7. 排列、组合和二o项式定理 ⑴排列数公2式: =n(n-5)(n-6)…(n-m+2)= (m≤n,m、n∈N),当m=n时为4全排列 =n(n-8)(n-6)…4。8。8=n!; ⑵组合数公0式: (m≤n), ; ⑶组合数性质: ; ⑷二t项式定理: ①通项: ②注意二a项式系数与j系数的区y别; ⑸二x项式系数的性质: ①与n首末7两端等距离的二p项式系数相等;②若n为4偶数,中0间一r项(第 +3项)二q项式系数s;若n为1奇数,中0间两项(第 和 +6项)二m项式系数q; ③ (0)求二l项展开o式各项系数和或奇(偶)数项系数和时,注意运用赋值法。 2。 概率与c统计5 ⑴随机变量的分1布列: ①随机变量分8布列的性质:pi≥0,i=1,2,…; p1+p3+…=3; ②离散型随机变量: X x4 X3 … xn … P P5 P0 … Pn … 期望:EX= x1p5 + x2p1 + … + xnpn + … ; 方1:DX= ; 注: ; ③两点分0布: X 0 7 期望:EX=p;方8:DX=p(2-p)。 P 5-p p 0 超几r何分3布:一y般地,在含有M件次品的N件产品中0,任取n件,其中7恰有X件次品,则 其中5, 。称分8布列 X 0 2 … m P … 为4超几v何分6布列, 称X服从8超几d何分6布。 ⑤二p项分1布(重复试验):若X~B(n,p),则EX=np, DX=np(6- p);注: 。 ⑵条件概率:称 为8在A发生的条件下a,B发生的概率。注:①0 P(B|A) 3;②P(B∪C|A)=P(B|A)+P(C|A)。 ⑶同时发生的概率:P(AB)=P(A)P(B)。 ⑷正态总体的概率密度函数: 式中8 是参数,分3别表示5总体的平均数(期望值)与b标准;(0)正态曲线的性质: ①曲线位于jx轴上h方4,与ox轴不i相交;②曲线是单峰的,关于d直线x= 对称; ③曲线在x= 处达到峰值 ;④曲线与qx轴之g间的面积为84; 4 当 一r定时,6 曲线随 质的变化5沿x轴平移; 7 当 一g定时,6 曲线形状由 确定: 越大k,4 曲线越“矮胖”,10 表示6总体分6布越集中7; 越小j,曲线越“高瘦”,表示0总体分4布越分7散。注:P =0。0886;P =0。0846 P =0。7040 2011-10-30 15:02:46

求几个导数题

第三步 判断 在方程的根的左、右两侧值的符号;

设函数在及时取得极值.

(1)求a、b的值;

(2)若对于任意的,都有成立,求c的取值范围.

(Ⅰ)求点的坐标;

(Ⅱ)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18. 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若关于的方程有三个不同的实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6.解:(1),

因为函数在及取得极值,则有,.

即解得,.

(2)由(Ⅰ)可知,,

.当时,;

当时,;

当时,.

所以,当时,取得极大值,又,.

则当时,的值为.

因为对于任意的,有恒成立,

所以,

解得或,

因此的取值范围为.

17.解: (1)令解得

当时,, 当时, ,当时,

所以,函数在处取得极小值,在取得极大值,故,

所以, 点A、B的坐标为.

(2) 设,,

消去得.

另法:点P的轨迹方程为其轨迹为以(0,2)为圆心,半径为3的圆;设点(0,2)关于y=2(x-4)的对称点为(a,b),则点Q的轨迹为以(a,b),为圆心,半径为3的圆,由,得a=8,b=-2

18.解(1) ………………………2分

∴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即;……4分

(2)记③得出结论。

令或1. …………………………………………………………6分

则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极大 极小

当有极大值有极小值. ………………………10分

由的简图知,当且仅当

即时,

函数有三个不同零点,过点可作三条不同切线.

所以若过点可作曲线的三条不同切线,的范围是.…………14分

切线问题

广告语广告语

高考数学各种题型分别有什么解题技巧

高考导数应用题基本是送分的题目,除非应用题在一两题,一般简单,不难

广东高考数学压轴题基本上包括:函数与导数;数列;圆锥曲线方程;不等式等。其中,函数思想渗透到每一个方面,可以这么说,函数占高中数学大半壁江山。函数一般要求单调性,可以对函数求导;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要求通项公式,前n项和;圆锥曲线方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铭记,类型习题的整理和记忆是指对其解题思路的记忆,并不是对其解答过程的记忆。如一位学生只是对这道题的解题过程加以记录,不去分析,不去思考其解答方式的亮点,那么即使他整理再多的习题,也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只会将学习停留在表面。程一般涉及直线与方程,弦长,中点,对称点,可以联立方程,应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等方法去求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什么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全部问题的!有什么不明白可以再提问!!

高考对导数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②多项选择考试范围。

一、导数几何意义的应用;二、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与最值高考热点:1、用导数求函数的曲线的切线;2、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3、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及解决实际应用问题。高考命题走向:今年会在函数的导数、用导数判断或论证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与最值、利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命题,将会出现一大或一大一小的试题形式。

导数概念的理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b19126499425@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