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会考_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会考原文吗

如何做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

要做好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首先要提高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速度、整体感知、整理归纳分析等放方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如何做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会考_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会考原文吗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会考_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会考原文吗


1如何做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对 文章 有个整体理解之后再做题

2 审清题意,尽量选用文章中的字句组织语言,不要全换成自己的话(能在文中找到尽量在文中找)

3 实在要自己概括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分析题干和分值设置,找到原文出处,再详细回答

4 分条答题,条理清晰

5 要尽量多写,写满为止,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和病句(4)有创新,卷面一定保持干净整齐。

至于每个方面怎么去做,这就要看每个人的理解了。

要做好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首先要提高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速度、整体感知、整理归纳分析等放方面。可以练习掌握一下 快速阅读 的能力,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 学习 方法 ,培养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题效率;同时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 其它 事情。

需要提醒各位同学们的是,备考中,专家称现代文阅读主观性强,学生答题时要将主观题客观化,即要在文中找到客观依据。备考中,不鼓励“题海战术”,阅读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学生们应多关注叙事性强的短篇和 记叙文 ,更要关注带有哲理性、抒情意味浓厚的 散文 ,这类 文章阅读 有一定难度,是高考现代文阅读惯常选用的材料。当然要想掌握住这些技巧并不是一两天的功夫,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和技巧。

2做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的方法

(1)力求理解

读书应当边读边想,力求理解,弄懂书中所说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理,阅读时,应当每看一段就想一想,把道理弄懂;在全文读完之后,再串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找到各段之间的联系,以便从整体上理解一篇文章,一节课文或一章内容。

(2)理清思路

教育 家叶圣陶说过:“文章有思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每一篇文章都体现着作者的思路,遵循这一思路阅读,才能理解文章的实质。可见理清思路对阅读多么重要。

在阅读自然科学著作时,对书上提出的原理、规律、定律、公式,不仅要理解结论,尤其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看这些结论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李政道博士说:“当读完一段之后,就应当把书合上,自己把思路走一下,如果走不出来,再去看书,想想自己为什么走不出来,别人为什么走通了。”阅读时,只记现成结论,而不考虑这些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那么思维能力就很难在阅读中提高。

文章的阅读所应具备六大能力:

1、认读能力。对文字符号的感知与辨识能力、识字量和认读速度,这是阅读的基础。

3、阅读鉴赏能力。即对文章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4、阅读评价能力。指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风格特征等做出评判的能力。

5、阅读活用能力。即阅读的迁移能力,把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的能力。

6、阅读技巧。这是贯穿整个阅读过程的能力,包括传统的朗读、默读、心读技能,当下科学高效的速读技能,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等。

3做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的方法

1、句、标题的把握

句在文章中一般可以归纳为开篇、结尾、段首的句话或中心句。一般来讲这类语句都会是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话的中心思想。抓住了关键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了作者的思想脉络。

文章标题大概分为三种:①最基本的是概括中心思想或者论点;②反映作者情感基调和思想目的;③引发读者兴趣。无论是反问还是独创,那些标新立异的标题总是容易引起读者兴趣。文章还没开始就有一种悬念,读者只需随作者的思路去寻找。

2、结合问题,整体把握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则要注意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 议论文 ,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3、速读与精读结合

在平时阅读练习时,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基本就能形成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4、不要脱离原文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5、抓细节

①细节刻画总是容易让人刻骨铭心。一般来说细节描写是以生活中细微而又典型的情节,这包括人物、情景、场面的生动细致的描绘。

②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环境的描写、刻画往往是作者中心思想的一种体现,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根据环境的作用揣测作者的用意,理解文章的思想。

环境的6种作用:1.给出事情发生的地点,提高真实性;2.是人物心情的写照;3.寄托出一份情感;4.彰显人物性格和品质;5.推动事物的情节发;6.进一步深化作品的主题。

把握细节是理解、鉴赏、评价文章的关键。平时多留意、多练习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是有极大的帮助。

任何一种能力的掌握都不是信手拈来的,他需要一个积累、练习的过程,阅读能力是这样、写作能力亦是如此。最基本的就是多读多练多揣摩,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再者,结合运用一些阅读理解的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将不是什么难题。

4做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的方法

厚积薄发,注意平时积累

1)半时多读诗词,多读古诗词赏析文章,增强感悟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如今书店古诗词鉴赏的书籍很多, 要有一本,选50首以上的诗词作品,好好品味琢磨,结合鉴赏文章细绌地精读、研读。

2)掌握诗歌鉴赏的名词术语。

明白人不说外行话,参加语文考试,对于一些专业的术语要有真切的体会。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抒胸臆,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虚实,象征,烘托渲染,衬托,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对仗。

细读作品,把握重点

1)由人论诗,以察诗情

对历代的文学大家,我们应了解掌握他们的生半经历、流派风格。不太的诗词作家,也要重视作品朝代的标注,以及文(诸如写作的背景以及当时的心情等)。

2)看准题目,把握特点

题目即文章的额头,蕴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3)推敲语言,披文入境

常见的古诗词语占特点。

成熟的诗人,皆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语文课上我们会积攒很多,大家一定要背下来:

陶渊明的朴素平淡、悠然自得,杜牧的对仗工稳、工丽细腻,李商隐的委婉含蓄,李白的飘逸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李贺的瑰丽雄奇,孟浩然的清新新颖等。

回答此类试题,要掌握答题常用术语:

简洁干练,就是语言简练利落,浅白如话,用最少的意象营造最广阔的意境。

清新淡雅,指诗词的语言用质朴典雅。

行云流水,就是诗词的语言流畅、自然,毫无雕琢的痕迹。

富有哲理,就是诗词中蕴藏着诗人对人生、生活哲理的 总结 。

四川高考文言文阅读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1.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 2008高考语文四川延考区2008年8月24日

· 2008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宁夏海南卷全国卷3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全国卷二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全国I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2. 2011四川高考语文试题及

2011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语 文 本试题卷分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部分1至3页,第二部分4至6页,共6页。考生作答时,须将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部分(选择题 共30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2.本部分共3大题,10小题。

每题3分,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吉祥(jì) 棱角(líng) 狡黠(xiá) 长吁短叹(xū)B.浸润(jìn) 蓦然(mò) 腈纶(qíng) 残碑短碣(jié)C.喟叹(kuì) 愤慨(kǎi) 盥洗(guàn) 呱呱坠地(guā)D.阻扰(náo) 女娲(wā) 咯血(kà) 戛然而止(ji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胳膊 挖墙脚 墨守成规 卑躬屈膝B.骨骼 莫须有 囤积居奇 以逸待劳C.彗星 座右铭 鸠占雀巢 在所不惜D.慧眼 吓马威 星罗棋布 面面俱到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欢饮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征订本刊。

B.官府分横暴和的苦难,深深 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C. 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2010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D.九寨沟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今年暑假,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纪层层选 的选手组成。

B.2010年4月10日,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C.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图书馆运行机制的变革,其结果将会出现一的信息交流系统,从而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二、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

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

岩石可以揭示它们的形成时期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生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测量 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搠的并不长。

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研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这些模型就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浓度。

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蹦、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互关联。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过更好的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

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

根据相关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摄氏度。但是,但地球气温变暖是,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

例如,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冰的收益范围。这就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有关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候敏感性在2-4.5摄氏度之间,估计值为3摄氏度。妻室,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陆地冰原因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

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测的更高。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加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有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的影响,为了使结果更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纪早期(约450万年前),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此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二冰盖面积也现在小,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平均气温升高5摄氏度。

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预见,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会升高3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攀升,被全球气候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5.下列关于“气候。

3. 2011四川高考语文选择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语 文本试题卷分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部分1至3页,第二部分4至6页,共6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种。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部分 (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来源:Zxxk.Com]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3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吉祥(jí) 棱角(líng) 狡譬(xiá) 长吁短叹(xǖ) B晕润(jìn) 暮然(mò) 腈纶(qíng) 残碑断磅(jié) C喟叹(kuì) 愤慨(kǎi) 盥洗(guán) 嘤呱坠地(guā) D阻挠(nā) 女娲(wā) 咯血(kǎ) 戛然而止(ji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胳膊 挖墙脚 墨守成规 卑躬屈膝 B.骨骼 奠须有 囤积居奇 以逸代劳 C. 彗星 座右铭 鸠占雀巢 在所不惜 D. 慧眼 吓马威 星罗棋布 面面俱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欢迎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征订本刊。

B. 官府的横暴和的苦难,深深 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C. 在岗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2010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D. 九寨海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太自然的巧夺天工。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暑假,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级层层选 的选手组成。

B.2010年4月10日,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备个岗位的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 C.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图书馆运行机制的变革,其结果将会出现一个全新图书信息交流系统,从而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 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版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 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

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 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岩石可以揭示它们形成时期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液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

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研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这些模型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变化,但是无法提供短期波动的信息。

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关联。

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

倒如,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洋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 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有关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

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候敏感性在2~4.5摄氏度之间,估计值为3撮氏度。其实,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陆地冰原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

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测的更高。 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为了使结果更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早期(约450万年前),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而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

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性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平均气温升高4。.。

4. 四川高中语文名著一共有哪几本

1、《论 语》

2、《三 国 演 义》 罗贯中

3、《红 楼 梦》 曹雪芹

4、《呐 喊》 鲁 迅

5、《女 神》 郭沫若

6、《 子 夜》 茅 盾

7、《家》 巴 金

8、《茶馆》老舍(今年高考新增的,原来必读的是《雷雨》)

9、《围 城》 钱钟书

10、《谈 美 书 简》 朱光潜

11、《哈 姆 莱 特》 莎士比亚

12、《堂吉 诃 德》 塞万提斯

13、《歌 德 谈 话 录》 艾克曼

14、《巴 黎 圣 母院》 雨 果

15、《欧也尼 葛朗台》 巴尔扎克

16、《匹克威克外传》 狄更斯

17、《复 活》 列·托尔斯泰

18、《普 希 金 诗 选》 普希金

19、《老 人 与 海》

5. 我爱水 张秀亚(08四川高考语文阅读)

我爱水 张秀亚 我爱水。

多少年来,生活的戏剧虽几易布景,但我总喜欢滨水而居,为了在梦中可以听到那清淡的柔声,明晨启扉,更可见到那一片照眼的清光。一湾澄明的流水,静静地向前滑流着,滑流着,把我的思念与忧虑都带走了,只将我留在岸边,悄然,盈耳只有那琤琮微响,向我诉说一个无终结的故事。

2.理解B我最喜爱的那片水,该是故都城北的什刹海了。那如一块青玉的平静流水,曾做了我四年的伴侣。

什刹海正位于我母校的后门,度过一道筑在溪水上的石桥,再一转弯,便会听见那愉快的水声,伴着水滨青翠的树色在欢迎来访者了。逢着清晨无课,我总是拿了一本诗集,在水边倘佯,那时候,正是充满了诗意与幻梦的年纪,水边有时是“自在飞花轻似梦”的诗境,有时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凄凉境界,还有什么更适于少年的心灵流连徘徊?我常是将书放在身边,双足垂到水面,叫水上的白云,将我带到又温暖又惆怅的幻梦里。

我曾有一首小诗,其中两段是: 我曾持一卷诗一朵花来到你身旁, 在柳荫里静听那汩汩的水响。 诗,遗忘了;花,失落了, 而今再寻不到那流走的时先。

你曾几番入梦,同水上一片斜阳, 还有长堤上卖书老人的深色衣裳。 我曾一叠叠买去他的古书, 却憾恨着买不去他那暮年的悲伤。

当冬天撤去了那皎白的冰雪之幕,在水面薄冰上试步的乐趣享不到了,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声鹧鸪的啼唤,像是那么遥远,又像是那么逼近,听来似是不分明,然而却又是那般动听,直扣人的心门。

再过几天,水边的杨柳出了浅浅的绿痕,水堤上的泥土渐软了,而几场雨后,水已平了堤,时时刻刻似乎要涨溢出来,却又似被一道神秘的边界拘拦住了。一直在那里溶溶漾漾,如同一个殷勤的主人的手,将酒杯斟得太满了,使每一个来游者,都想一尝这葡萄色的琼浆,而低吟:“呵,你新鲜的湖水,陶醉了我的心灵。”

放假的日子,水边那块大石,便是我露天的座位了,水声轻柔,水光明媚,教给我无穷尽的智慧,将已逝去的,正在进行的,将要发生的一切,缓缓地告诉了我。我就这样坐着,听着,想着,直到夕阳将辉煌的火炬投入水中,将对岸人家的窗子也照亮了,我才将水色水光摄录心坎,带了回去。

最可爱的还有那水边新秋,北方的秋天本来是悄悄地来,比春天来得更幽俏,有一天,你一凝眸,不免惊讶水的颜色浅了,堤边水位低了,水蓼花的颜色更深了一些,而荷叶已有一丝憔悴之态。那么,秋意便是满了什刹海了,渐渐地,水过桥头,有个老人在卖荷叶粥了,水面上,更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赤足在采鲜藕,什刹海在荷叶的摇曳中已另有一种感伤的情调,但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岛上乡居,流水绕墙,每天望着这蜿蜒而去的山溪,我更怀念起什刹海了…… 14.“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这里“怅惘”的含义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2分): “怅惘”是指作者思念什刹海却只能在梦中相见的遗憾。 第二问(2分): 表达了作者感伤怀旧的情绪和浓郁的乡愁情结。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B 解析:注意上文的语境“将我带到又温暖又惆怅的幻梦里”和诗歌本身的意义,可见作者的惆怅是“思念什刹海却只能在梦中相见的遗憾”。感情抓住“怀念”“怅惘”。

需要指出的是这本就是一句直抒胸臆的话,出题人却要问“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实在是有失水准,其实考生只需要把原句换一个说法即可。 15.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2分):①冬雪皎白,薄冰试步;②春天温柔,生机盎然:③夏天明媚,夕阳辉煌;④秋意渐深,秋荷摇曳。 作用(4分)①具体表现了什刹海景色之美;②表达了作者对什刹海的喜爱之情。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 解析:注意题干提示“四季变化的景色”,再在相关段落抓句,“皎白的冰雪之幕”“薄冰上试步的乐趣”;“温柔的春意”“鹧鸪声的动听”“水边的杨柳出了浅浅的绿痕”“新鲜、溶溶漾漾的湖水”;“水声轻柔,水光明媚”“夕阳辉煌”“荷叶已有一丝憔悴之态”“荷叶的摇曳”“感伤的情调”,再加以概括,很容易得到。 “作用”的回答一定要注意文章的主旨是“我爱水,我爱什刹海”,围绕这个来组织就不会错了,的要点应该是“具体表现”“喜爱之情”。

第②点的作用实际是在回答这样写对表现主题的。

语文高考阅读理解题从哪一届开始

1981届。阅读理解次进入语文试题中是20、《泰 戈 尔 诗 选》 泰戈尔在1981年,当年的考题分为三篇小阅读,然后逐渐演化成如今的模式。2.鉴赏评价D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的重要内容,读文章时要找到文章的主线,答题时结合语境分析写作技巧。

语文期中考试一般会考什么

诗中“你”的称谓,即是指什刹海,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 什刹海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变”,在于它的“常”,晴阴风雨,春去夏来,水边的景色不同,而它那度的美与宜人处,却永远蕴藏在那一片朦胧水雾,以及潋滟清光里,引人系恋。

语文期中考试一般会考的内容有:

1、语言基础:包括字、词、句的拼写和用法,以及语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这可能包括拼音、繁体字、词汇理解与运用、短语搭配、句型转换、修辞手法辨析等。

4、文言文阅读: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水平,包括对文言词汇和句式的理解、文意的把握等。

5、文化常识: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了解,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常识。

期中考试注意事项包括:

1、做好考前准备:提前准备好考试所需物品,如笔、纸、尺子等,并确保提前到达考场,避免因迟到影响考试。

2、认真审题:在考试中,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避免因误解题目而失分。

3、合理安排时间:在答题时,要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分值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完成所有题目。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检查:在完成所有题目后,要仔细检查,查看是否有遗漏或错误的地方,及时进行修正。

5、保持心态平和:考试是一种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不要过于紧张和焦虑。在考试中,要保持心态平和,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

6、做题技巧:在答题时,要注意运用一些做题技巧,如排除法、推理法等,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要注意不要过于追求速度而忽略了正确率。

高中语文 科技文阅读 一道高考题的理解

2、阅读理解: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细节信息的提取、推理和判断等。题型可能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

5.D、由火山喷发的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水蒸气冷却后形成的水。

6.A、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来自由冰组成的小彗星。

7.C、对地球水源地研究,有助于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

( 例如可能就是由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地球气候剧变,才使恐龙及其他一些物种灭绝。)这只是可能,没有明确阿

2019年河南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理解(点评)

拿到一篇文章,首先快速阅读、浏览;随后查看问题,带着问题再一次快速阅读,进行圈点勾画;锁定重点进行精读分析作答。这样乍一看很费时间,其实效率很高的,关键在于速度技巧的掌握。

根据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的语文科部分。

根据相关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摄氏度。但是,当地球气候变暖时,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与戏剧、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来源:Zxxk.Com]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来源:学科网]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彩。

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选择题分值约为30分。

试卷结构:

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必考题。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题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必考题125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83%;选考题25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17%。

全卷20题左右,结构如下: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选取1则阅读材料。3题左右,约10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7题左右,35分左右。分别为:

1.文言文阅读1则,4题左右;

2.诗歌阅读1则,2题左右;

3.名句名篇默写,1题。

乙选考题

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答其中一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约25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约25分。

第Ⅱ卷表达

(五)语言文字运用

4题左右,约20分。

(六)写作。

1题。60分。

高中语文考不考课内现代文阅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不考。

高考语文的三大阅读题:古文阅读,社科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为公平起3、写作能力:考察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包括作文的构思、语言表达、逻辑性等。题型可能包括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见,全部选自课外。

平时考试如果目的在于考核教学情况和学生吸收情况,会涉及到

但是高考不会考课内的。

显然不考撒

做语文阅读选择题技巧

2、阅读理解能力。首先是重要词句的理解能力,其次是重要内容的理解,再者是文章结构和表现形式的理解,是作者观点、思想的理解。

想要了解 高三语文 选择题怎么做的小伙伴,赶紧来看看吧!掌握这些技巧的话就可增加得分的几率哦,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语文阅读选择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语文阅读选择题技巧

1、运用心理效应

运用心理效应包括做深呼吸;告诫自己,仔细审题等等。

2、要有扎实的功底

语文考试实际上就是调动自己平时的积累来回答问题的过程,不仅要善于回忆,更需要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织。在组织的过程中必须注意 句子 的简明连贯得体、注意保留命题者的原意、注意满足题旨、注意少用化的句子。

3、自己做题的 方法 和题型

如果基础好成绩却没有别人好,可考虑自己做题的方法,这是其一。其二,应研究几份试卷看看有没有哪种题型特别薄弱。找准问题,对症下。

4、做题的方法

做语文选择题首先要审清题意,其次要方法,比如采用直接法、比较法、排除法、代入法等等答题。要注意相信自己的语感,不要轻易改动,相信自己的印象。

5、做选择题的办法

做对题的根本因素还是对知识的掌握,但在考试中掌握一些方法,一些应试技巧,也有助于得分。

选择题都有题干,题干当中包含内容和要求。选择题总是有正确选项和迷惑选项这么两种选项。正确选项当然是正确,而迷惑选项则是用来迷惑考生的,看考生能不能区别正确选项和迷惑选项。题干的后面,一般有四个选项。如果是单选题,则只选择一个选项作为,其余的都是迷惑项;如果是多选题,则要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作为。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有哪些

一、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 短语 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高考语文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三、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四、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 文章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五、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 散文 ),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 总结 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 议论文 、记叙类文章文、)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4、保持专注:考试期间,要全神贯注地答题,不受外界干扰,避免因分心而影响成绩。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高中语文 作文 写作技巧

一、慧眼传神的标题

要在考场中取悦阅卷老师,先用传神的标题去构建作文的佳境,尝言:标题是眼睛。好作文就要有一双迷人的慧眼。现在我们训练了大量的 话题作文 ,大量同学却把标题拟得老气横秋,或者干脆用话题作为文章的标题,让人一看就不愿给高分。所以作为考生的你要充分意识到阅卷老师的疲惫,用尽量新、雅、美的标题去引起老师的注意,标题拟好了,实际上也是在为考场作文创设景致,而独特的标题更是作文独僻佳境的体现,会让人为之一震。

二、一言九鼎的识见

对于中学生的作文,阅卷老师尤其看重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观点见解。在阅卷的过程中,老师始终在留意或寻找考生作文中最能代表其识见的内容。因为任何一篇文章总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主题服务的,识见的水平如何,直接关涉到作文得分的高低,因此作为考生应该不断磨砺语言,砥砺思想,尽可能在作文中表达一言九鼎的识见。而实践证明,精要而有深度的认识与见解,会使本来很平常的作文内容为之境界全新,无眼之龙也会因为你的点睛之笔而畅游九天之外。

三、千描百绘的特写

考场 记叙文 ,阅卷老师最看重有没有场面描写,看场面描写时,老师又最看重有没有特写镜头。因为写好特写镜头在阅卷老师看来,就是写好记叙文的境界。什么是特写镜头,即考生借鉴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对人物、景物的局部特征加以浓墨重彩式的描写或精细刻画,从而凸现一个感人的形象,展示一个精彩的细节,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艺术手法。所以为了与一般平铺直叙式的记叙文境界有别,考生应该独辟特写的佳境,让考场记叙文因为特写而牵制住老师的眼球。

四、诗情画意的意境

考场散文的境界是诗情画意,有时即使寥寥几笔,也让阅卷老师如获至宝。意境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的高度融合,就是作者所创造的那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散文要富有诗意,就应有意捕捉优美的意象并寄托感情,形象一点说,就是要在写散文的时候,感到仿佛是在写诗和作画,要表达出情味、画面和韵致,同时要追求语言的诗化,主要表现在凝练含蓄、形象具体、音韵节奏等方面。要特别善于用精炼语句点染诗意,通过绘形绘色绘声的描写让阅卷老师生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满目生辉,满口溢香。

五、生动形象的说理

考场论说文的境界是议论生动形象,阅卷老师特别害怕大段罗列高深理论,板着面孔说教,愿意看到考生把议论中抽象的,难懂的道理或见解,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之变得具体、变得形象;把议论中冗长的客观的论述,采用一定的技巧,使之变得生动活泼,摇曳多姿。比如使用比喻论证,因为喻体的为人熟知,而本体与喻体之间又具有相似点,议论起来就会独僻蹊经,别开生面。而如若在议论中始终贯穿生动形象的说理,则自成妙境。

六、“听唱新翻”的境界

内容是由材料来完成的,考生常常觉得只有那些虽显陈旧却典型的材料才切合题意,因而写出来的文章就显得陈旧无新意。阅卷老师评改同一道作文题,若考生总是使用同几则材料而无新意,这样的作文无疑就会被打入冷宫。所以不妨“听唱新翻”,以另外全新的角度去驾驭材料,比如说到屈原,02年的一考生开篇一句就亲切的询问:“是你吗?”紧承而来是一连串的问话,似为不解之惑,实则屈原精神的再现,将屈原心灵的选择——爱国展现无遗。诸如此类的“新翻”,不仅会使阅卷者欣欣然,也会使自身的作文境界为之一新。

七、飞扬多姿的文笔

考场作文,语言和内容是阅卷老师最为看重的两个方面,也是体现考生写作潜能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作文中,如果写景状物,绘形绘色;写人叙事,生动传神;议事言理,生动风趣。在语言上广采博学,遣词 造句 力求神韵,甚至广用修辞,文笔飞扬多姿,那么通篇就会文采洋溢,处处精彩,也就达到了文章的另一种境界与高度。语言“有文采”,可以弥补发展等级其他方面的不足,用语言的恣意挥洒来张扬考场作文个性化的境界,已是考场作文成功的最为公开的秘密。

八、溢出纸外的真情

构思是文章的骨架,内容是血肉,而情感则是神经。阅卷老师认为“文章不是无情物”,一篇好文章,就应该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换言之,即使文章的内容很平实,但情感却足够真挚,就像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同样也能憾人心魄。在考场作文中,写人记事发议论,心中饱藏真情,让现实生活的“境”与溢出纸外的真情相呼应,则自成佳境。没有情感的“境”,如同行尸走肉,令人生厌。用真情关照生活,虽一花一草,一人一物,也熠熠生辉!

九、精思巧构的设计

一篇作文最能体现佳境的是构思,而篇章的创意又最能体现构思的匠心。在佳境创意上求新,一是要有奇特的想象,二是要学会变换角度。首先通过奇特想象创设佳境。奇特的想象主要是指创造性想象,是作者按照自己的创见形成某种性想象的心理过程。在具体运思中,作者由命题去构造新的形象或建设新的理论。如果囿于一个观察点,庐山只能给你固定不变的老面孔;调整视角,“横”看“侧”眺,那么奇峰异岭就会迎面而来,获得“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美愉悦。只有用创新的眼光审视话题,运思谋篇,佳境才会脱颖而出。构思时,机智地寻找“变异”点,形成变异式佳境;反弹琵琶、 逆向思维 、形成反向式佳境;避开由范例引发的“构思”,把目光投向“另类”,形成另类式佳境;避实就虚,以虚驭实,形成就虚式佳境等等,都会使文章创意不凡。

十、迷众勾魂的文面

在考场中,最能引起阅卷老师直观好感的就是文面。文面就是文章书写、标点符号、行款格式所构成的整体面貌。优美的文面应该是:书写规范,字体工整,整洁美观;标点符号使用正确规范;行款格式正确,卷面美观可人,这些也是考生语文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文面能够迷众勾魂,有时即使也内容与语言有较大缺憾,阅卷老师也会爱屋及乌,给你一个满意的成绩。

做语文阅读选择题技巧相关文章:

★ 做语文阅读选择题技巧

★ 高中语文阅读文选择题答题技巧

★ 初中语文超实用的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题

★ 高三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拿高分的方法

★ 语文现代文阅读选择题技巧整理归纳

★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技巧

★ 高中语文阅读文选择题怎么答题

★ 高一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 怎么做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b19126499425@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